头部品牌为何纷纷入局播客赛道?

日期:2025-07-07 21:28:11 / 人气:15



在中文播客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,头部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自制播客领域。从奢侈品巨头到互联网新贵,品牌们为何集体选择这一内容形式?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战略意图值得深入探究。  

一、播客市场爆发:品牌入局的黄金时机

中文播客市场正经历井喷式增长。2020年被视为行业爆发元年,当年6月播客数量首次突破1.1万档,至2024年6月已攀升至4.2万档。明星名人将其视为“声音日记本”,数字游民将其作为创业载体,而品牌方则敏锐捕捉到这一媒介的独特价值。  

据《DT商业观察》不完全统计,过去五年间超30个品牌尝试自制播客。奢侈品行业的GIADA、LV、Prada,互联网行业的飞书、知乎,零售行业的山姆、盒马等纷纷入局。这些品牌通过自制内容掌握选题、策划到制作的全流程,实现更高程度的内容自主性与品牌把控力。  

二、品牌自制的核心逻辑:去销售化的信任构建

与传统广告的硬植入不同,品牌自制播客的核心在于“去销售化”。这种形式通过深度内容传递品牌理念,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决策。闲鱼自制慢访谈综艺《神奇的朋友》,正是为了以新颖内容传递“神奇”价值内核,实现更自由的表达。  

播客的优势在于其深度与陪伴属性。相较于短视频的即时消费,播客更适合传递复杂概念与长期价值。一家头部基金公司播客负责人表示,金融决策需要时间理解,一小时的播客对话能提供更系统的逻辑。同时,播客的碎片化收听特性与长尾效应,使其成为培养高粘性用户群体的理想载体。  

三、精准触达精英人群:高净值用户的聚集地

播客受众呈现鲜明的精英化特征。根据Just Pod报告,90后、00后占比近7成,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人群超70%,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超9成。这类高学历、高消费、高线城市的用户群体,正是奢侈品、新消费品牌的目标客群。  

品牌通过播客传递“品牌理念”而非直接推销产品。GIADA《岩中花述》聚焦女性议题,成为年轻女性的精神充电桩;李维斯《言之有李》探讨多元生活,吸引追求个性表达的群体。这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品牌渗透,比硬广更具长期影响力。  

四、内容策略:价值感与陪伴感的双重打造

品牌自制播客围绕“价值感”与“陪伴感”展开内容设计。职场类播客如飞书《组织进化论》,以专业嘉宾分享职场见解,吸引目标用户;投资理财类播客如华夏基金《大方谈钱》,结合市场热点与用户反馈,将复杂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讨论。  

人文类播客则注重主播个人魅力与议题深度。《岩中花述》中陈鲁豫分享个人经历,展现真实立体的一面;《耐听》围绕运动与社会文化,传递品牌价值观。品牌通过精选嘉宾、挖掘个人故事,增强内容感染力与用户共鸣。  

五、挑战与破局:降低门槛与情感共鸣

尽管播客具有独特优势,品牌仍面临“出圈”难题。金融类播客需降低专业术语使用频率,找到普通听众的关注点;人文类品牌则需深入理解消费者情感诉求,从听友反馈中寻找灵感。  

闲鱼相关负责人指出,品牌自制的核心在于提供“好内容”,而非直接营销。当内容真诚且有价值时,营销效果自然显现。品牌通过自制播客构建信任资产,以长期陪伴赢得用户忠诚,这正是其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。  

结语

头部品牌入局播客,不仅是内容形式的创新,更是品牌战略的升级。在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,播客以其深度、陪伴与精准触达能力,成为品牌传递理念、连接用户的重要桥梁。随着市场成熟,播客有望成为品牌构建长期竞争力的核心阵地。

作者:欧陆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欧陆娱乐 版权所有